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应知应会
问:什么是“诊改”?诊改的重点是什么?
答: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,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、办学定位、人才培养目标,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、教师队伍与建设、课程体系与改革、课堂教学与实践、学校管理与制度、校企合作与创新、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,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。(教职成厅〔2015〕2号)
诊改工作是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,引导和促进学校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、提升内部质量保证工作成效的过程。重点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与运行。
问: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目的是什么?
答:引导学校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,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,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问: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工作方针是什么?
答:需求导向、自我保证、多元诊断、重在改进。
问: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工作任务是什么?
答:(1)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;
(2)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;
(3)树立现代质量文化。
问: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架构“55821”是指什么?
答:5:指五纵系统,即:决策指挥系统、质量生成系统、资源建设系统、支持服务系统、监督控制系统;
5:指五横层面,即:学校、专业、课程、教师、学生;
8:指“8 字型”螺旋运行单元;
2:指双引擎,即:文化引擎,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;先进人才观、成才观、教育观;现代质量观。机制引擎,包括自我激励机制、考核性激励机制、联动机制;
1:指一个数据平台,即校本数据采集分析平台
问:“8字型”质量改进螺旋是什么?
答:“8字型”质量改进螺旋是指全面提升质量的工作过程,由两个循环构成一个8字型。依据目标和标准,组织实施,在工作过程中分析数据、诊断问题、及时改进,促进向更高的目标发展,形成不断提高的质量改进螺旋(循环提升)。
第1个循环是大循环,依据目标(起点),制定标准,设计行动方案,组织实施,全程进行自我诊断,不断找到差距,通过激励、学习及创新,改进提升,建立更高一层的发展目标。即:目标→标准→设计→组织→实施→诊断→激励→学习→创新→改进
第 2 个循环是小循环,是指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,进行数据分析监测,随时发现问题,及时发布预警,督促相关部门、人员采取切实措施,及时改进。即:实施→监测→预警→改进。
问:诊改的逻辑起点是什么?
答:打造“两链”,即目标链和标准链。
问:什么是目标链和标准链?
答:目标链是依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及其分项规划、子规划,由学校总体发展目标、各部门(岗位)工作目标、专业建设目标、课程建设目标、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等构成的自上而下、层级分明、内容关联 的目标体系。
标准链是依据目标链,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(人才培养)标准、专业建设标准、课程建设标准、师资队伍建设标准、学生工作标准等构成的内容关联、相对独立的标准体系。
问:诊改工作中双“引擎”是指什么?
答:(1)文化“引擎”
(2)机制“引擎”
问: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特点是什么?
答:构建网络化、全覆盖、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,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。
问:学校各层面循环周期是什么?
答:学校(部门)层面循环周期是年度,专业层面循环周期是学年,课程层面循环周期是学年,师资层面循环周期是年度,学生层面循环周期是学年。
问:诊改中强调的“三全”、“三共”、“三部曲”含义是什么?
答:“三全”即: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;
“三共”即:共创、共治、共享;
“三部曲”即:事前(目标、标准)、事中 (监测、预警)、事后(诊断、改进)。
问:诊改要营造怎样的质量负责和质量文化氛围?构建怎样的大学质量文化?
答:诊改要营造“时时、处处、事事”为质量负责,营造“人人重视质量、人人创造质量、人人享受质量”的质量文化氛围。构建自觉、自省、自律、自查、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。
问:学校横向五层面质量主体是什么?
答:学校层面:校级领导、管理部门;
专业层面:专业团队;
课程层面:课程团队;
教师层面:教师个人;
学生层面:学生个人。